姓氏起名

夏侯姓的来源

夏侯姓的来源

作者: 鑫元道人 时间:2024-10-01 阅读: 4
夏侯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一。 1、源于姒姓,夏侯为中国复姓,周武王克商之后,封禹的后裔东楼公于杞(今河南杞县)。 公元前445年,楚国灭杞国,杞国国君杞简公的弟弟姒佗逃往鲁国,鲁国国君鲁悼公(前468年—前431年在位)因为他是禹的后裔,周初祖先又封为侯爵,于是称他为夏侯氏,意为夏禹后裔的侯爵,以后便成为了姓氏,因为夏侯得姓始祖为姒佗,后人称姒佗为夏侯佗。 二、迁徙分布,聚集地 夏侯氏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宋版《百家姓...
诸葛姓的来源

诸葛姓的来源

作者: 幽云道人 时间:2024-10-01 阅读: 3
诸葛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三。 1、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有熊氏之后,属于音讹改姓为氏。 据史籍《世本·氏姓篇》记载:“有熊氏之后为詹葛氏,其后齐人语讹,以詹葛为诸葛。” 春秋时期,在齐国古老的有熊氏的后裔子孙中,有人原称詹葛氏,后来因读音讹误为诸葛氏,便干脆改称诸葛氏,世代相传至今。 2、源于嬴姓,出自黄帝后裔葛伯的封国,属于以封邑名为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的记载,夏王朝时期,黄帝之支庶伯益的后代飞廉被封在葛地(今河南宁陵),建葛国,...
闻人姓的来源

闻人姓的来源

作者: 栖真道人 时间:2024-10-01 阅读: 3
闻人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三。 1、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少正氏,属于以世称名号为氏。 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五霸争雄,大国兼并小国,奴隶起义反抗奴隶主的压迫和剥削等激烈的阶级斗争,反映在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也揭开了中国历史上儒法斗争的序幕。传说,到了春秋晚期,鲁国的孔子和少正卯两个人都在开班讲学:以孔子为首的儒家学说,主张“克己复礼”,维护奴隶主阶级“礼治”的奴隶社会;而以少正卯为代表的法家学说,主张变法革新,建立新兴地主阶级...
濮阳姓的来源

濮阳姓的来源

作者: 虎啸道人 时间:2024-10-01 阅读: 4
濮阳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二。 1、源于地名,出自上古时期濮水流域住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濮,原为河南、山东地区一条河流的名称,古称濮水。在上古时代,山峦之南坡、河流之北岸被人们称为“阳”,在濮水北岸居住的人们就按习惯称所居之地为“濮阳”,是一片广大的地区。古濮水在人类社会中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河流,上游在今河南省封丘县城西南从“四渎”之一的古济水(今小清河)分出,大致沿现在天然渠走向至长垣县赵堤又沿回墓沟走向进入今濮阳境内,往东北方向横穿濮阳县全境,之后出濮阳穿...
淳于姓的来源

淳于姓的来源

作者: 冲虚道人 时间:2024-10-01 阅读: 2
淳于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二。 1、源于姜姓,出自周武王给炎帝后代姜姓淳于公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 原夏王朝时期有一个斟灌国,是姜姓小诸侯,周武王姬发灭商纣之后,将其封在州邑(今山东安丘),建立了州国,因位居公爵,世称州公。姜姓州国是远古时期东夷族部落联盟首领皋陶的后裔,也有学者认为其是一个偃姓国,这有待进一步考证甄别。一直到西周晚期,州国还有君主叫州公实,邻国就是蔡国和杞国。后州国的公族定居于淳于城(今山东监利,原为州国都城),名淳于国,仍为公爵,国君称淳于公...
万俟姓的来源

万俟姓的来源

作者: 玉真道人 时间:2024-10-01 阅读: 3
万俟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一。 1、万俟姓源于敕勒族,出自南北朝时期敕勒部万俟氏族,属于以部族称谓汉化为氏。 关于万俟氏的姓氏来源,在史籍《尚友录》中记载:“后魏献帝季茅之后为十姓,<魏书·官氏志>称万俟氏。”指明万俟氏是南北朝时期“五胡乱华”过程中才出现的,在北魏政权十大贵族中,万俟氏为其中之一,至今有一千七百余年的得姓历史。万俟氏,在一些史书中认为是鲜卑族的部落名称,北魏政权是由北魏道武帝拓拔·珪所创建的,拓拔·珪原是代北鲜卑君主的后代,在战乱中长...
公治姓的(de)来源

公治姓的(de)来源

作者: 法常道人 时间:2024-10-01 阅读: 3
公治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二。 1、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季孙氏的后代,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根据典籍《国语注》上记载,春秋时鲁国有季孙氏,族子季冶,字公冶,季氏的始祖便是季冶,官拜大夫,他的子孙后来便以公冶为氏。春秋时期,鲁国季氏家族是一个屡出君主的名门望族。鲁国的季氏是鲁恒公姬允(姬轨)的儿子姬季友的后代。姬季友,在出生时因手掌纹像一“友”字丈,遂以为名,号成季,故称季友,又称公孙友。姬季友的兄长就是鲁庄公姬同。鲁庄公有一个庶兄叫公子庆父,其同母弟公子牙。...
宗政姓的来源

宗政姓的来源

作者: 虎啸道人 时间:2024-10-01 阅读: 2
宗政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一。 1、源于祁姓,出自汉高祖刘邦的后代河间献王刘德,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汉楚元王交之孙刘德为宗政。”秦、汉时期,有官吏称“宗正”,主掌皇帝家族内部的事务,就如同满清王朝的内务府大臣。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弟弟刘交被封为楚元王,他的儿子就是后来的汉景帝刘启,汉景帝刘启第三子叫刘德,官至宗正,专职负责主持皇家宫室事务,爵为阳成侯,为九卿之一。据两汉书记载,刘德,公元前171~前130年,字路叔,栗姬第二子,废太子...
哈姓的来源

哈姓的来源

作者: 幽云道人 时间:2024-10-01 阅读: 4
哈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二。 1、汉化改姓为氏 源于蒙古族 源于回族,出自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儿的后裔 源于女真族,出自明朝末期海西女真(水达达女真扈伦四部)之一的哈达部 源于满族 2、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在鄂温克族、土家族、裕固族、土族、彝族、苗族、羌族、傣族、侗族、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哈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元、明、清时期的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哈氏,世代相传至今。 二、...
谯姓的来源

谯姓的来源

作者: 太阴道人 时间:2024-10-01 阅读: 3
谯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二。 1、源于姬姓。 出自西周初期召公姬奭之子盛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 谯姓起源,可上溯到五千年前的皇帝时代。黄帝,姓姬名轩辕。古代五帝时期的二十二姓title=周召公姬奭中的姬姓,下分谯氏、孟氏、孙氏等?姬姓始祖源于五帝时的帝喾的后裔。在尧舜时代做过农官。后世尊称后稷。上古时期周朝的周天子――周文王姬昌,即是后稷的子孙。这就是谯姓最古老的源头?周朝姬姓王室的召公姬奭,是周文王姬昌之子,是周朝著名政治家,曾辅佐周武王灭商,支持周公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