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起名

亓官姓的来源

亓官姓的来源

作者: 复阳道人 时间:2024-10-01 阅读: 5
亓官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一。 1、源于官位,出自春秋时期笄官之后代,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笄官,亦称丌官、亓官。据史籍《姓氏寻源》中的记载:“亓与笄同,掌笄官之后”,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官职名称,专门掌管笄礼的官。在古代,笄礼是当人年龄满十五、十六岁时,在头发上插“笄”的仪式,作为由少年正式传为成年人的象征。因此,古人十分看重这个仪式和官职。在史籍《姓氏寻源》中记载:“丌与笄同,掌笄官之后。”笄即簪子,用来插住挽起的头发或弁冕。在史籍《仪礼·士昏礼》中也记载:“女子...
司寇姓的来源

司寇姓的来源

作者: 龙树道人 时间:2024-10-01 阅读: 4
司寇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四。 1、源于己姓,出自西周时期颛顼帝后裔苏国国君苏忿生的官职,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颛顼帝的后裔古苏国国君苏忿生,助周伐商,因此在西周王朝建立后,出任周武王姬发属下的大司寇,他辅佐周武王稳定国家秩序,保障社会治安,颇有政名。周武王再赐封其邑于苏地家乡十二邑(今河北临漳一带),复建有苏国,都城于温(今河北衡水景县)。一直到战国中期的周安王姬骄六年(公元前396年),苏国被狄族击破,末代君主苏明自尽,族人分散逃往...
壤驷姓的来源

壤驷姓的来源

作者: 不虚道人 时间:2024-10-01 阅读: 4
壤驷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一。 1、源于嬴姓,出自春秋时期秦国贵族壤驷赤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古代春秋晚期,秦国的上邽有个人叫壤驷赤,字子徒,在《孔子家语》中作“字子从”。秦国在当时位于今甘肃省礼县东北、张家川东、陕西省宝鸡、凤翔东南一大片地方,那时秦国兵力强大,但文明程度很低。国内甚至于还处在氏族部落联盟的奴隶制早期阶段,加之秦人崇尚好战争胜,所以研学文化的人不多。而那位壤驷赤却是个例外,他从秦国不惜千里迢迢来到鲁国,向孔子学习礼制。礼制,就是用智慧、文明...
长孙姓的来源

长孙姓的来源

作者: 天阳道人 时间:2024-10-01 阅读: 4
长孙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二。 1、源于拓跋氏,出自北魏王朝皇室南部大人沙莫雄,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长孙复姓源出为鲜卑民族拓跋氏,为北魏献文帝第三兄拓跋·嵩之后。著名姓氏学家姚薇元在《北朝胡姓考》中认为:“拓拔氏应为拔拔氏”。北魏道武帝拓跋·圭的曾祖父拓跋·郁律有两个儿子:长子拓跋·沙莫雄为南部大人,号拓跋氏;次子拓跋·什翼健就是后来北魏道武帝拓跋·圭的祖父,拓跋·圭创建北魏王朝并称帝后,因拓跋·沙莫雄是曾祖父的儿子,就赐认他的儿子拓跋·嵩家为拓拔氏家族的长孙。拓跋·嵩后来官...
轩辕姓的来源

轩辕姓的来源

作者: 青霞道人 时间:2024-10-01 阅读: 5
轩辕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五。 1、源于姬姓,出自轩辕黄帝,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史籍记载:轩,姓也,黄帝号轩辕,后因为氏。轩氏,轩辕之后。史籍《姓解·六三》、《姓苑》中均记载:“轩氏、辕氏、轩辕氏,皆黄帝之后。黄帝之后以号为姓,轩辕即黄帝,姓公孙或言姓姬。黄帝,少典氏之子。黄帝共二十五子,十四子有姓,共12种姓。”著名东汉后期思想家、政治家王符在所著的《潜夫论·志士姓》中记载:“轩氏、丰氏、驷氏、游氏、国氏、然氏、孔氏、羽氏、良氏、大季氏,十族之祖穆公之子也,各...
拓跋姓的来源

拓跋姓的来源

作者: 清净道人 时间:2024-10-01 阅读: 5
拓跋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四。 1、源于姬姓,出自黄帝后裔鲜卑族拓跋(亦称托跋)部拓跋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拓跋氏寻宗溯源,黄帝有四妃,有二十五子,其中十二个儿子继承父姓姬姓,另外十三个儿子改为姬姓以外的姓。元妃西陵氏,为西陵氏女,号嫘祖,生子三人:昌意、玄嚣、龙苗。西陵氏所生长子昌意,降居若水,生子三人:长子名乾荒,乾荒生颛顼(高阳氏,五帝之一);次子名安,居西土,其后裔为李氏;三子名悃,迁居北土。黄帝以土德之瑞称王。北土之人则谓“土”为“拓”,谓“后”为“跋...
令狐姓的来源

令狐姓的来源

作者: 碧虚道人 时间:2024-10-01 阅读: 4
令狐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三。 1、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君主给周文王后裔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上古时,周文王有个儿子叫毕以高,毕公高有个孙子叫毕万,因功受封魏邑(今山西垣曲、荣河、河南济源一带),成为后世庞大的魏氏家族之鼻祖。春秋时期,毕万在晋国官拜上卿,声势一天比一天盛壮。到了毕万的裔孙魏犨时候,为晋国的一位名将,小儿子魏颗,后来在晋、秦两国大战中与秦国名将杜回的交战一鼓作气打败了秦军。 2、令狐姓地地道道是中华民族一个土生土长的古老姓氏,他...
宇文姓的来源

宇文姓的来源

作者: 碧洛道人 时间:2024-10-01 阅读: 4
宇文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二。 1、源于匈奴族,出自魏、晋时期辽东匈奴南单于之后,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魏、晋两朝时期,北方鲜卑民族中有一宇文氏部落,原来是汉朝时期南匈奴的一个分支,在东汉晚期至三国初期形成一个部落群体,族人自称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历史上记载宇文部最早起源的是史籍《周书》,其中称宇文部源自神农氏,因此应当源于姜姓。 2、源于嬴姓,出自南北朝时期北周政权大臣赵文表、赵昶之后,属于帝王赐改姓为氏。 南北朝时期,有北周大都督赵文表、北周长道郡公...
公西姓的来源

公西姓的来源

作者: 龙树道人 时间:2024-10-01 阅读: 4
公西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一。 1、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公族季孙氏的支系。 据史籍《姓氏寻源》记载,公西氏复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三大贵族姓氏之一的季孙氏家族,是季孙氏的一个分支。公西氏鼎盛于鲁国,后成为山东省境内的一大名门,以公西为姓,称公西氏。公西氏只在春秋时期有过一段历史,后世则很少有关于这个姓氏的记载,只有部分世袭的公西氏还依然存在。 从史籍《姓氏寻源》追溯,在孔子的众多门徒中,公西氏还不少,其中数公西赤的名气最大,也最有成就。 二、迁徙分布...
钟离姓的来源

钟离姓的来源

作者: 六御道人 时间:2024-10-01 阅读: 7
钟离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二。 1、源于嬴姓,出自周王朝时期伯益后人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 周王朝初期,周武王姬发将远古东夷族首领伯益的后人封在钟离邑,后建有钟离国,亦称童鹿国,是一个很小的诸侯国,子爵,国君称钟离子。钟离国最初的国址在山东地区,后来在东周初期迁到淮河中游流域(今安徽蚌埠)。到了春秋中期,钟离国被强大的楚国在周景王姬贵七年(楚灵王熊虔三年,公元前538年)攻占,钟离国灭,楚灵王分改钟离国故地为濠州、舒城,钟离子被迫成为楚国的下臣。后楚灵王又允许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