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關(guān)”一词,本义是佛教词语,指入道的(de)法门。
《文选》南朝齐王简栖《头陀寺碑》有文:“于是玄關(guān)幽楗,感而遂通。”白居易《宿竹阁》诗云:“無(wú)劳别修道,即此是玄關(guān)。”南宋《五灯会元》曰:“莫言佛法無(wú)多子,未透玄關(guān)也大难。”此三例中的(de)“玄關(guān)”,皆谓入道之门。
“玄關(guān)”后来产生了众多的(de)引申意义,大致有以下两个:
一个是指修炼的(de)紧要關(guān)窍,从佛教扩大到道教,由宗教扩大到功夫,道教认为玄關(guān)窍是最为玄妙、紧要的(de)關(guān)窍,即“玄妙机關(guān)”。
按道家炼养派传统观点,认为只有修玄關(guān)才是“正道”,故“玄關(guān)”一窍成为宋元以来内丹诸家所强调的(de)一大秘要。
大概因气功及丹道古籍中的(de)“玄關(guān)”一窍,异名很多,诸家对“玄關(guān)”一窍的(de)具体指陈又不一致,所以,权威辞书都没有收录这一项。但此词不仅常见于道家典籍,而且在与道教颇有渊源的(de)新武侠小说里经常被使用(yòng)。
“玄關(guān)”的(de)另一个引申意是指居室或寺院的(de)外门,泛指门户。
岑参年轻时隐居嵩山少室,曾作《丘中春卧寄王子》诗,说自己“田中开白室,林下闭玄關(guān)。”此处的(de)“玄關(guān)”即指住所之门。
李白《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诗》“萧條(tiáo)出世表,冥寂闭玄關(guān)”,《全唐诗·明器婢诗》“独持巾栉掩玄關(guān),小帐無(wú)人烛影残”,和清方丈《柬吴锦雯孝廉》诗“恐人防静业,谢客掩玄關(guān)”中的(de)“玄關(guān)”,也都指住所之门。
在此基础上,“玄關(guān)”进一步引申出了刚进门的(de)一段过渡空间的(de)意思,即现代意义的(de)明堂,是指门厛(tīng)与门户之间一小块用(yòng)来换鞋置伞的(de)地方,也有人把它叫做斗室、过厛(tīng)、门厛(tīng)。
从审美的(de)角度看,玄關(guān)的(de)设计,表现了主人的(de)文化修养和艺术品位。
从风水角度看,玄關(guān)能(néng)够让住家藏风聚气,让居室能(néng)够有一种先抑后扬之感,表现出一种含蓄、内敛的(de)风格和气质,也有很好的(de)挡煞和化煞的(de)作用(yòng),并防止旺气外泄。
有了这样的(de)一个过渡空间,外人不至于直接看到宅内的(de)活动,为主人提供了一个私密的(de)领域,同时,也可以对整个居室起到一个导航的(de)作用(yòng)。
住宅中玄關(guān)虽然面积不大,但使用(yòng)频率较高,是进出住宅的(de)必经之处。
所以,玄關(guān)不宜太狭窄(zhǎi),要有五尺以上,不宜太阴暗,不宜杂乱等,更不宜供佛安神。
一般说来,可以出现在这个地方的(de)布置物件也不少,可以用(yòng)放置古董摆设的(de)博古架、挂画、艺术装饰,或鞋柜、衣帽柜等,也可以根据主人不同的(de)生肖,用(yòng)植物,玻璃,鱼缸(肖羊、肖蛇和肖马的(de)火命者忌用(yòng))等。
中国古代风水专著《青囊序》曰:“一生二兮二生三,三生万物是玄關(guān)。”
科学、理性地将风水理论的(de)精华实践到我们的(de)生活中,可以帮助我们“趋吉避凶”、“化煞为权”。
在古代中国,用(yòng)风水的(de)原则来考虑城市的(de)选择和建立,及选址安家已成为传统,选择适中的(de)地理位置,一般以坐北朝南为准,考虑自然景观与生态因素等等,这些其实都是“天时、地利、人和”这一自然哲学思想在选择居住环境上的(de)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