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拾骨葬有什么习俗

龙树道人 龙树道人 2024-10-03 灵异 阅读: 17
摘要:   龙岩地区以客家人居多,客家殡葬风俗较为复杂,其中以“二次拾骨葬俗”为特色。客家人向来有“落叶归根”的观念。   二次葬,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葬俗,原始社会曾经普遍存在过的一种葬俗,其显著特征是将死者的尸骨进行两次和两次以上的埋葬,多数是易地安葬,从已有的考古证据来看,关中地区的西安半坡文化遗址,中原地区郑洛仰韶文化遗址和百越地区 均有二次葬习俗,这种古老的葬俗从远古开始并一直延续至今,在我国南方的岭南地区、客家地区、闽南地区、壮族地区,日本

  龙岩地区以客家人居多,客家殡葬(zàng)风俗较为复杂,其(qí)中以“二次拾骨(gǔ)葬(zàng)俗”为特色。客家人向来有(yǒu)“落叶归根”的(de)观念。

  二次葬(zàng),是一(yī)种非常古老的(de)葬(zàng)俗,原始社会曾经普遍存在过的(de)一(yī)种葬(zàng)俗,其(qí)显著特征是将死者的(de)尸骨(gǔ)进行两次和两次以上的(de)埋葬(zàng),多数是易地安葬(zàng),从已有(yǒu)的(de)考古证据来看,关中地区的(de)西安半坡文化遗址,中原地区郑洛仰韶文化遗址和百越地区 均有(yǒu)二次葬(zàng)习俗,这种古老的(de)葬(zàng)俗从远古开始并一(yī)直延續(xù)至今,在我国南方的(de)岭南地区、客家地区、闽南地区、壮族地区,日本琉球,越南北方等地农村还较为常见。

二次拾骨葬有什么习俗

  二次葬(zàng)其(qí)显著特征是将死者的(de)尸骨(gǔ)进行瓮棺葬(zàng)两次和两次以上的(de)埋葬(zàng)。由于埋葬(zàng)的(de)一(yī)般都是没有(yǒu)皮肉的(de)骨(gǔ)骼 , 且多数是易地安葬(zàng) , 所以又有(yǒu)“迁骨(gǔ)葬(zàng)” 、 “洗骨(gǔ)葬(zàng)”、“捡骨(gǔ)葬(zàng)”、“拾骨(gǔ)葬(zàng)”等名称。

  二次葬(zàng)从远古开始,从未在华夏文明里消失,历经七八千年延續(xù)至今,被直接继承下来。在我国南方的(de)广东客家地区、广西壮族地区、江西客家地区、湖南、福建闽南地区、台湾、琉球、越南等东南亚等地的(de)农村地区还比较常见,多采用瓮棺葬(zàng)形式。

  现代尚存的(de)二次葬(zàng)葬(zàng)俗跟远古相比,并未有(yǒu)多大变化,仍然是人死后,先以棺木敛尸入土埋葬(zàng),待三五年(甚至十数年之后)待尸体腐朽后,再捡骨(gǔ)重葬(zàng)。

  捡骨(gǔ)前,先准备好盛装骸骨(gǔ)的(de)陶瓮(称金坛、金盎),瓮高约2尺、径1尺,上下两端略小,呈纺箠(chuí)状,上有(yǒu)盖。捡骨(gǔ)要请人重新择宝地、择吉日,时间多在农历三月间,届时由死者的(de)亲属和好友,再邀请村民中一(yī)位有(yǒu)经验的(de)老人一(yī)同去(qù)捡骨(gǔ)。捡骨(gǔ)时,要在坟地上搭棚遮,不能露天,然后挖土掘棺盖,先把头颅骨(gǔ)拿出来,接着把其(qí)它骸骨(gǔ)一(yī)一(yī)捡出。用白酒、草纸、碎布等物将尸骨(gǔ)擦洗干净,焚香烘干。

  按人体骨(gǔ)格结构,自下而上将骸骨(gǔ)放置于金坛中,整付骨(gǔ)架形如蹲坐之状。坛内除骸骨(gǔ)外,无其(qí)它随葬(zàng)品,坛盖内用毛笔写上死者姓名和生卒年月等,封盖好就拿到新择的(de)地点圈坟下葬(zàng)。此次重葬(zàng)为永久性,以后每年清明、七月半、冥寿等时节按时去(qù)铲草上坟。

  龙岩地区以客家人居多,客家殡葬(zàng)风俗较为复杂,其(qí)中以“二次拾骨(gǔ)葬(zàng)俗”为特色。即在死者去(qù)世后,将其(qí)尸体埋入土中待其(qí)腐化,然后再将骨(gǔ)头依照从头到脚的(de)顺序取出,擦净。然后按从脚到头的(de)顺序放入坛子,让尸骨(gǔ)呈立式在坛中贮存,再重新埋葬(zàng)。客家人本为中原汉人,为躲避战乱辗转迁徙。客家人向来有(yǒu)“落叶归根”的(de)观念,于是用这种方式将尸骨(gǔ)收集起来,以期将来能让死后祖先重归故土。直至近代提倡火葬(zàng)后,该习俗逐渐消失。

  另外,龙岩上杭临城镇石砌村的(de)洋楼岭以前曾有(yǒu)崖葬(zàng)的(de)习俗。据儅(dāng)地人说,崖葬(zàng)的(de)主要原因很可能是儅(dāng)时经济条件差,人们无力建造坟墓,又担心尸骨(gǔ)埋葬(zàng)不好遭到野兽破坏,考虑到悬崖缝隙能够遮风避雨,于是出于无奈,选择了崖葬(zàng)。崖葬(zàng)习俗起源于何时已不可考,但在19世纪60年代以后,该习俗逐渐消失。

其他相关
风水学中的“鬼星”指的是什么

风水学中的“鬼星”指的是什么

作者: 戒苦道人 时间:2024-12-22 阅读: 26
风水学中的鬼星指的是什么?“鬼星”亦称鬼山,是龙脉结穴之山背后拖 撑的小山。鬼山多生于横龙主山背后。  ”鬼星“亦称鬼山,是龙脉结穴之山背后拖 撑的小山。鬼山多生于横龙主山背后。 徐善继《人子须知-砂法》:”鬼星者, 穴后拖撑之山,枕乐穴场者也。-横龙结穴,必须有鬼穴撑在穴后,方证穴 气之真。以其在穴后分漏本身之气,故 取义于窃,而名之日鬼。鬼不必于有为 吉,亦不必于无为凶,特以偏斜之穴, 须用为证耳。“  虽然鬼山于横龙重要,但亦不宜 太过长大。否则,夺主山之势泄主山之 气,反为不利。以贴身抱拦为佳。如果 鬼山分枝擘肢翻身反跳,则为凶形。正 龙穴后多无鬼山,即或有之,亦很短 小,且枝脚回转,为护卫之形,若不回 转缠护,直去如飞走之势,则真气散漫 而无收拾,是为空亡歇灭之地。如仰瓦 穴者即是。九星行龙结穴,凡带鬼星, 其形均以类其本形为佳。...
十二支風斷

十二支風斷

作者: 云莱道人 时间:2024-12-22 阅读: 26
 寅風吹申頭到腳  申風吹寅板木穿 酉風吹卯板歸左  卯風吹酉板歸右 若是午風吹子過  應是亡人棺中坐 若還子風吹過午  定然木棺皆頭起 假如亥風吹過巳  必應木很穿死屍 若是巳風吹過亥  主有白蟻來侵害 時師若識此風神  卜宅必不受其害...
真正风水宝地非有大(dà)福德人承受不起?祖上积德子孙后代才厚福无穷

真正风水宝地非有大(dà)福德人承受不起?祖上积德子孙后代才厚福无穷

作者: 莫平道人 时间:2024-12-21 阅读: 30
1 江西某生,擅长看风水,他在湖南道州游玩的时候,发现一块地,风水非常好。正当他在仰观这块地的时候,来了两个人,其中一人,衣着华丽,另一人手持罗盘,四处看看说:“这块地不好。”某生暗自笑他胡说,于是就走过去同他们交谈,互相询问籍贯、姓氏。 原来,衣着华丽者,是城中一个富人的儿子,手持罗盘者,是专门替人看风水的。风水师听说某生是江西人,就说:“江西出了很多著名的风水师,先生您一定也很高明。”某生谦逊一番,略微露了一手。...
中华风水宝地多,唯这三个小有名!

中华风水宝地多,唯这三个小有名!

作者: 碧虚道人 时间:2024-12-21 阅读: 27
大家都知道,风水总源头位于中国昆仑山,五龙脉起于此而横亘天下。其中,有二入欧洲、中亚,其三向东行入中华大地,这三条干龙加上由其流出的支龙就形成了中华龙脉图。而在这些龙脉图当中,由干龙结穴的风水宝地实属不少,比如洛阳、北京、长安等等,但也有一些支龙所铸就的风水宝地,虽未发展成大都市,但其地却人才辈出,其他地方确实难以相比。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样的风水宝地。 据考察研究,下面是中国历代未有受过破坏,而且不断人才辈出的三个风水地理宝地:   一、江苏省的宜兴县。宜兴县有教授县的美称,当代大陆中国有548位宜兴籍高级的科技人员。如物理学家周培源、化学家唐敖庆、艺术家徐悲鸿均是该县人。宜兴县父子同是教授的、兄弟同是教授的、一门众都是教授的屡见不鲜。...
千万别和这些东西合影,后果很严重!

千万别和这些东西合影,后果很严重!

作者: 龙川道人 时间:2024-12-21 阅读: 28
1、不要与很久年代的衣物、家居合影。一些人到故宫玩,往往趁工作人员不注意,偷偷溜进去坐在皇上或大臣用过的椅子上拍照,甚至还想上龙床拍照、甚或穿上太监穿过的衣衫拍照,这样不但对古物不尊重,麻烦也有可能随之而来哦~ 2、外出游览,千万不要与千年老树、百年老屋合影。 3、千万不能在塔的正下方拍照。塔的正下方就是被压住制住的感觉,因为塔是用来镇妖的…… 4、不要在夜间对着镜子中的你或他人拍照。镜子属阴性,容易招阴。往往令人意想不到的情况下看到不想看的东西。...
一个独特而神秘的数字“7”

一个独特而神秘的数字“7”

作者: 平阳道人 时间:2024-12-21 阅读: 36
在所有的数字中,〝7〞应该算是个独特而神秘的存在。 人们常说:七是一个轮回。想想的确如此:一周七天、世界有七大洲、古时人死后每七天为一祭直到七七四十九天之后算完毕……〝7〞果真是个很神秘的数字,神秘得让人不由得想去探寻一番。 如果你看过圣经的旧约,那么你一定知道:上帝用七天造亚当,取出亚当的第七根肋骨造了夏娃。撒旦的原身是有七个头的火龙,共有七名堕落天使被称为撒旦。到16世纪后,基督教更直接用撒旦的七个恶魔的形象来代表七种罪恶,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七宗罪,分别是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饕餮以及贪欲。相对于七宗罪,还有七德行,分别是谦卑、温纯、善施、贞洁、适度、热心及慷慨。...

年度爆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