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生肖 申猴

申猴是什么时间是几点

  点击东莞阳光网微信关注我哟  ? 每天推送东莞本土新闻,实用资讯,吃喝玩乐等优质内容,东莞权威媒体微信号、接地气的本土微信平台!关注我们妥妥没错!推广合作:…

  点击东莞阳光网微信关注我哟

  ? 每天推送东莞本土新闻,实用资讯,吃喝玩乐等优质内容,东莞权威媒体微信号、接地气的本土微信平台!关注我们妥妥没错!推广合作:0769-33332308,祁生、何生

据说大家曾许下过很多猴年马月的诺言:

申猴是什么时间是几点

猴年马月才能瘦下来。。。

猴年马月才能涨工资。。。

猴年马月才能。。。

今天(6月5日)到7月3日(农历五月)

12年一遇的日子,

传说中的“猴年马月“真的来了!

  

申猴是什么时间是几点

  “猴年马月”共29天

  何谓猴年马月?采用天干地支纪年时,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共10个。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共12个。

  天干地支两者共有60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周而复始,不断循环。后来,又出现了12生肖(属相),并与12地支一一对应,就成了“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今年是丙申年,就是猴年。猴年的天干地支排列只有五种,这就是甲申年(1884、1944、2004年)、丙申年(1896、1956、2016年)、戊申年(1908、1968、2028年)、庚申年(1920、1980、2040年)、壬申年(1932、1992、2052年),循环往复,60年重复一次。

  从历法上看,今日起至7月3日,就是“猴年马月”。广东天文学会表示,猴年马月最短持续29天,最长59天。这次猴年马月,出现在6月5日至7月3日,共29天。

  

  下一个猴年马月,将发生在2028年5月24日至7月21日,全长59天。

  猴年马月每12年就出现1次,通常每次出现时间有29天或30天。如果猴年又逢闰五月,就会出现58天或59天。从1837年至2111年这275年中,发生了两次猴年闰五月。上一次出现在1884年;下一次将发生在2028年。

  我国古代以天干地支纪录年代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干支纪月

  干支纪月比较简单,农历一年有12个月,与12地支一一对应,并规定为:一月为虎月、二月为兔月、三月为龙月、四月为蛇月、五月为马月、六月为羊月、七月为猴月、八月为鸡月、九月为狗月、十月为猪月、十一月为鼠月、十二月为牛月。今年的猴年马月,就出现在6月5日(农历五月初一)至7月3日,共29天。

另外,今天还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芒种,

这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

湿气最重的节气来了

  ”

  养生

  祛湿·补中·养气

  芒种时节雨量较多,有时天气会突然变冷,平时需注意避雨防寒。天地之间湿气较重,人体也是一样,湿能伤脾,芒种养生关键在于祛湿。湿气伤及脾胃,很多人会感到中气不足,时常食欲不振,饭后腹胀,气短乏力。平时需要益气补中,调理中焦。

  

  食补养气

  气候多变,时冷时热。体弱疲乏,气虚的人可以温补,补热即停,再虚再补,循序渐进,让身体慢慢地暖起来。血热易烦躁的人,多食用平性、凉性食物,不热即停,再热再降。

  安眠补气

  气闷湿热,中气不足的人很容易心肺烦热,头晕腰冷。好好睡觉是最简单的补气法,能让阳气得到很好的休息和恢复。

  

  掌心是内劳宫穴,在手背对掌心的地方就是外劳宫穴,脏腑积有寒气热气,皆能和解。每晚临睡前,平躺,将两手垫于腰部,手背紧贴后腰,5-10分钟后,其热感会逐渐传遍全身。

  驱邪补中

  《黄帝内经》中有“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拍打两髀部位,能驱散脾脏的病邪之气,调节脾胃,运化水湿。两髀就是大腿内侧与小腹交接处的腹股沟部位。

  

  直立,用双手轻轻拍打大腿内侧与小腹交接处的腹股沟部位,直到两髀微微发热。每天拍打两次,每次三分钟。

  “

食补佳肴祛湿安眠有奇效

  ”

  

  山药薏仁祛湿汤

  材料:

  麦芽10克,茅根15克,玉竹10克,山药20克,薏苡仁30克,红枣9枚,排骨500克,生姜3片。

  做法:

  1、干货食材洗净,稍浸泡。生姜去皮切片。

  2、猪排骨放入冷水煮沸,灼白沥干。

  3、把所有食材放入砂锅内,加1500毫升清水,武火煮沸。

  4、文火煲2小时。饮汤时调入适量盐,排骨可捞起蘸酱油佐餐。

  麦芽性平味甘,能消食和中、健脾开胃,纾解肝郁。茅根味甘,性寒。能凉血清热,解烦渴。玉竹味甘,性微寒。能养阴润燥,生津止渴。薏苡仁、山药祛湿健脾。红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猪排骨补阴益髓。

  诸物合而为汤能清热开胃生津、滋阴补气、祛湿养血。汤品清润,气味清香,雨季食之,正合其宜。

  

  红豆莲子羹

  材料:

  莲子20克、红豆80克、糖适量

  做法:

  1、准备好红豆和莲子,红豆清洗干净浸泡两小时。电饭锅中放入红豆,倒入适量水,煮至红豆软绵,但还是粒粒成状。

  2、加入莲子,继续煮20分钟即可。

  3、食用时可以调入糖,或者稍为放凉调入蜂蜜,口感更佳。

  红豆味苦性平,能理气活血,清热解毒。莲子味甘、涩,性平。能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

  湿气重的湿热质、痰湿质可把红豆换成赤小豆,脾胃虚寒的阳虚、气虚质宜用去芯莲子。

  

春争日,夏争时,

芒种“忙种”,勿负光阴

  (来源:人民日报、新晚报、广州日报)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帝天算命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tque.com/sh/227664.html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