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和除夕哪个是过年 过年的传统风俗有哪些
当春節(jié)即将来临的(de)时候,人们在相互之间问候的(de)时候会经常的(de)问道什么时候会去过春節(jié),经常听到这样的(de)问候,可能很多人会认为过春節(jié)就是过年,其实在日历中的(de)记载不是这个意思,只是人们把春節(jié)做为了一个统称。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做详细的(de)分析。
春節(jié)和除夕哪个是过年
除夕和春節(jié)都算是过年。春節(jié)包括正月和除夕,过年、大年三十、大年夜、除夕都是指同一天。而特定意义的(de)春節(jié)指的(de)是大年初一,也就是农历新年的(de)第一天。大年夜就是农历年的(de)最后一天晚上,通常设在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称为大年三十。
过年的(de)传统风俗有哪些
1、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期就有春節(jié)扫尘的(de)风俗。按民(mín)间的(de)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de)含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de)愿望和辞旧迎新的(de)祈求。
2、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寸、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de)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de)文学形式。每(měi)逢春節(jié),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節(jié)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de)思想性和艺“福”字术性都有了很大地提高。
3、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mín)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de)節(jié)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de)民(mín)间艺术,千(qiān)百年来深受人们的(de)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de),所以也被称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de)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節(jié)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4、年画
春節(jié)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墨重彩的(de)年画给千(qiān)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de)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de)一种古老的(de)民(mín)间艺术,反映了人民(mín)朴素的(de)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de)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版印刷术的(de)兴起。年画的(de)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de)主题,变春節(jié)年画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经典的(de)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de)美好愿望。我国出现了三个重要的(de)年画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de)三大流派,各具特色。